• 1
  • 2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栏目>庆阳市海绵城市建设>详细内容

庆阳市海绵城市建设周报第三期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3-15 17:55:00 浏览次数:0 次 【字体:

 

信息周报

3

庆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           2019315

学习萍乡经验  推进庆阳海绵城市建设

 

按语:江西省萍乡市是全国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在试点城市年度绩效考评中,连续两年名列全国第一,并在2019年2月18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中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就试点经验摘要如下,以供借鉴。

萍乡属于我国典型的江南丘陵城市,地处湘赣分水岭。城区被山体围绕,每年大雨来袭,这里都会发生严重内涝和山洪灾害。严重内涝,“城市看海”,导致每年都有几百家商铺被水淹,汽车被水泡,市民怨声载道,也让萍乡每年一次次蒙受重大经济损失,城市改造迫在眉睫。

萍乡市积极向国家申报,经过专家评审,成为第一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海绵城市”建设是新生事物,老百姓对什么是“海绵城市”,“海绵城市”能够解决什么问题,能够给居民带来什么好处,不清楚,不理解,所以才不支持。意识到这个问题后,萍乡市住建局决定,把自己的家属院作为第一个试验场,第一个吃螃蟹的地方。萍乡住建局家属院是个建成十几年的老旧小区,改造前,道路是普通沥青、普通砖铺设的,雨水和污水合流排放,花园杂草丛生。

在改造过程中,把小区路面改换成透水沥青和透水砖。楼顶雨水和路面雨水全部收集到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池,它比路面低20多厘米,池中种植了即耐旱又耐涝的树木、花草,池底装有渗排管,用植物过滤雨水,洁净的雨水通过渗排管,输送到小区大蓄水池,可用作浇花、洗车等。实现了“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要求。

项目改造完成后,雨天不积水,道路不泥泞,走路不脏鞋,特别是雨水能够净化循环使用,老旧小区换了容颜,令人惊艳。萍乡市不少居民代表前来参观,他们对“海绵城市”有了最直观的认识。从不相信、不认可、不想建,到争着抢着要建。如今,建设“海绵城市”在萍乡得到市民理解和支持,“海绵城市”改造在萍乡也得以顺利进行。

萍乡拥有著名的安源煤矿,是百年煤炭城市,地下有巨大采空区,萍乡既有城市内涝问题,同时也是全国103座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因此,建设“海绵城市”,治涝和治旱两个问题都要兼顾。一方面是聘请了全国的权威专家作为技术指导和顶层设计师,同时聘请了第三方技术服务团队为整个海绵城市试点全程服务。

萍乡市聘请北京专家技术团队,制定萍乡“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建设中,新城区的新建住宅、公园绿地等必须按照“海绵城市”的标准来建,注重系统建设。在老城区,重点修复地下管道,增强雨水渗蓄功能,重点解决内涝和水污染问题,道路绿化隔离带、人行步道,一律采用透水设施。

在如何破解资金难题上,萍乡市采取了多种方法。对新建小区,在传统施工工艺上,植入海绵元素,由开发商出资;对有回报的项目,组织有实力的企业竞标参与,引进社会资本;对公益项目,主要由政府主导,向银行融资,先后筹集资金40多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萍乡即是煤炭城市,也是工业陶瓷主产区,在过去几十年间,大量的煤矸石和陶瓷废料堆积如山,无法消解,然而这两种材料打碎之后,恰恰适合制作透水砖,透水混凝土,“海绵城市”建设正好用得上,不仅本地使用,还远销省外。到目前为止,萍乡市的上下游海绵产业有60多家,产值已经近50亿元。三年试点,萍乡“城市病”得到治理,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

目前,我国选择30个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在缓解城市内涝、改善城市水环境、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社会认可等方面,已经初见成效。截至目前,试点城市改造老旧小区2204个,新改建海绵型公园绿地303个,整治和改善河道湖泊215个,改造与建设排水管网3000多公里,试点区域内的48个黑臭水体和345个易涝点已经基本消除。在试点城市带动下,全国465个城市编制实施了“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