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站群导航

庆阳市政府

县区政府

市直部门

庆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2017年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点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3-06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新理念,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深入开展“创新实干年”活动为引领,全面落实“十大任务”(海绵城市建设、管廊城市申报、城镇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房地产去库存、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小镇创建、五化工程建设、垃圾污水治理、行业监督管理),突出抓好“五项活动”(干部素质提升、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创新实干、规章制度落实、行政服务提质),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努力开创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新局面,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庆阳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奋斗目标
--城镇化率增长1.5个百分点,年底达到36.5%;
--实施各类城建项目300项,完成投资120亿元。
三、重点任务
(一)突出抓好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今年,已是全国试点建设的第二年,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珍惜机遇,攻坚克难,抓实见效。一是超前储备,统筹谋划。立足规划实施的6大类、256项海绵项目大盘子,分类梳理,筛选储备,加快审批,为工程建设创造条件。凡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尽早开工,抓紧建设;凡拆迁难度较大、审批时限较长的项目,协调各方,催促进度。特别是紧盯任务单,把牢时间表,坚持边审批、边开工、边建设,科学安排,分批分次,齐头并进,做到不误时、不窝工。二是打造样板,示范带动。严格按照样板引路、梯次推进的思路,突出抓好马莲河大道、安化东路和汇景家园、福景家园、城南绿地、海绵公园等15个样板项目建设,划片包干、责任到人,驻守工地、盯紧看牢,多方推动、加快进度,3月底前必须开工一批,4月中旬前必须建成一批,切实为今年住建部的中期督查验收做好准备。三是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加快后续项目的论证实施,抓好北地东路、庆州东路、弘化东路等海绵道路建设,抓好海绵建筑设计施工和住宅小区海绵改造,实施东郊湖、西郊湖和雨水管网改造、内涝点整治、水系连通等海绵项目150项,完成投资20亿元,确保项目全部报批、工程全面拉开、工作全盘推进。
(二)突出抓好管廊城市试点申报。抢抓全国管廊城市试点建设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提早筹划,全力争取,努力为我市城市建设发展再立新功。一是抓紧制定方案。围绕全国管廊城市试点申报的配套文件、项目资料、答辩方式、评审程序等内容,尽快研究制定切实可行、全面详实的申报方案,细化任务,明确要求,划定时限,抠细抓实,确保前期准备不漏细节、不留死角。二是广泛学习借鉴。以包头、白银市的试点申报为参照,加强联系,善于取经,了解注意事项,掌握得分重点,逐条分析,逐一核查,把依据找足,把资料做细,把工作做实,为申报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三是坚决完成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全方位支持试点申报工作,迅速抽调一批精兵强将,脱离原单位,投入新工作。特别是大力发扬“5+2”、“白加黑”的奋战精神,破釜沉舟,背水作战,不达目的不罢休,争取全国管廊城市试点申报成功。
(三)突出抓好城镇棚户区改造。各县区、各部门必须抢抓政策机遇,破除畏难情绪,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争资金,大力搞建设。一是明确棚改任务。今年,省上下达我市棚户区改造任务10832套,基本建成任务10086套,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重点是抓片区,促开工;抓督促,促进度;抓考核,促落实,全力打好新一轮棚户区改造攻坚战。二是创新征拆方式。将房地产去库存与棚户区改造打包推进,灵活采取货币补偿安置、集中异地安置、政府回购安置等方式,引导棚改户早签约、早搬迁,促使项目早动工、早建成。特别是进展较慢的县区,实行横向对比,查找不足,下实手,出实招,迎头赶上,完成任务。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切实将国家补助、银行信贷、政府配套相结合,向上争取一点,银行信贷一点,自己筹措一点,为棚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动员企业参与,吸纳社会资本,推动项目实施。特别是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将棚户区改造与基础设施项目捆绑起来,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开行、农发行贷款支持,实现工作同步谋划、工程同步实施、项目同步推进。
(四)突出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将农村危房改造作为精准扶贫的核心任务来抓,全面排查,摸清底子;严格程序,精准选户;强化督促,推动落实。环县、镇原县突出抓好今年8053户的D级危房改造,严格质量标准,强化跟踪督导,加快改造进度,按期完成任务。结合精准扶贫目标任务,对C级危房,进行再梳理,再排查,再改造,改善住房条件,扫除脱贫障碍,实现预脱贫县、脱贫村的安全住房全覆盖。严格遵循《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标准(试行)》的规定,科学选址设计,夯实地基基础,加强质量管控,提升施工工艺,确保验收达标。足额配套补助资金,全面落实建房贷款,强化财政兜底保障,圆满完成改造任务。
(五)突出抓好房地产库存消化。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从群众的切身利益落脚,把去库存作为当前房地产市场管理的重点任务,科学实施政策调控,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全年消化库存106万平方米以上,努力将商品住房供需总量控制在合理区间。切实增强预警意识,加强市场监测,严格项目管控,防范风险发生。对于续建的开发项目,盯紧看牢,实时监控,特别是资金链紧张、有风险苗头的项目,及时介入,协调解决,促其竣工。对于新开工的房产项目,提醒约谈,严格审查,特别是资金不到位、土地未落实的项目,从严审批,限制开工,从根本上防止发生项目烂尾的问题。继续落实降低首付比例、减免交易税费、实行降价营销等刺激政策,鼓励农村转移人口新增购房,引导城镇居民改善购房,挖掘消费潜力,增加住房交易。加快推进房地产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企业积极发展租赁市场,鼓励将库存商品住房转换为公寓房、安置房,促使房地产企业由单一型开发向多元型经营转变。
(六)突出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海绵城市、管廊城市、智慧城市、文明城市“四城同创”为引领,实施城镇基础设施项目150项,完成投资22亿元,进一步完善设施,优化服务,加快建设陕甘宁毗邻地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甘肃东部门户城市。市区:以海绵城市、管廊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基础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推动城市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重点抓好马莲河大道、安化东路、镇原东路、宁县东路、正宁东路等道路建设,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实现地上网格化、地下畅通化;抓好董志塬水厂建设,保障居民正常供水;抓好北区供热站建设,扩大供暖覆盖范围;抓好供气门站、管网建设,实施天然气入户工程,加快“气化庆阳”进程;抓好庆阳传媒技术业务用房、庆阳大剧院等项目代建,尽快建成投用。县城:加快完善道路、供水、供热、供气、防洪排涝、绿地水系等市政公用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承载能力。广泛宣传动员,强化技术指导,加大资金扶持,逐步将海绵化、管廊化的建设模式向县城、重点镇延伸,积极创建海绵县城、海绵乡镇。同时,各县城必须加快新区建设,健全配套设施,有效吸纳农村人口进城,切实提升城镇化水平。着重推进河道治理,打造园林景观,美化人居环境。
(七)突出抓好特色小镇培育创建。按照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统筹建设的原则,明确定位,挖掘文化,完善设施,健全机制,积极培育打造红色旅游型小镇、农业观光型小镇、民俗文化型小镇、工矿服务型小镇、商贸流通型小镇等特色小镇。全年计划实施特色小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5项,完成投资1.45亿元,全力争创一批省级、市级特色小镇。同时,积极开展绿色村庄培育创建工作,每个县(区)至少选定5个村庄,重点打造,重点培育,做到道路两侧全部绿化、公共场所普遍绿化、房前屋后基本绿化,确保年内至少1个村庄达到全国绿色村庄创建标准。
(八)突出抓好垃圾污水达标治理。深入开展全市污水处理厂运营达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突破行动,引起高度重视,树立警觉意识,抓好专项治理,提升处理水平。一方面,建好设施。突出抓好市区和各县城垃圾填埋、污水处理设施的提质改造和污泥处理设施的新建,改进处理工艺,提高处理能力,确保达标运行。抓好乡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早谋划启动,加快可研编制,完成前期准备,争取补助资金,促进项目建设。另一方面,抓好管理。依据环保要求,突出收集、净化、排放“三个环节”,落实过滤、降解、消毒“三级处理”,创新工艺,规范流程,确保城镇污水达标排放。提倡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做到分层铺放、自然分解,防止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实现垃圾就近化、集中化、无害化处理。
(九)突出抓好城市五化工程建设。以全国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县城创建为契机,以市区、县城为主战场,实施五化工程60项,完成投资1.2亿元,切实解决城市脏乱差问题。硬化:重点实施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的坑补罩面,完成旧城巷道、老旧小区的道路整修,方便市民出行;实施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和新建道路两侧的地表硬化,营造整洁环境。绿化:采取规划建绿、破墙透绿、见缝插绿、院落植绿等多种方式,增加公共绿地,栽植绿化苗木,涵养水源,净化环境,确保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显著提高。亮化:围绕城市道路、公园雕塑、重点建筑、住宅小区等,通盘考虑,精心设计,更换路灯,打造亮带;装扮建筑,形成亮点;塑造夜景,提升形象。美化:不断规范门头招牌、户外广告、宣传标语,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抓整治,促成效,形成一街一景观、一片一风格、一城一特色,全面塑造美观舒适、宜居宜游的城市形象。净化:加快建设城市公厕、垃圾集仓,购置垃圾清运车、餐水收集车,增加垃圾桶、果皮箱,随收集、随清掏、随处理。实行划片包干,三包六禁,加强人员力量,实施卫生保洁,促使城乡垃圾清扫保洁率、清运及时率均达到100%。
(十)突出抓好住建行业监督管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筑牢责任意识,强化日常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努力培育“规范、严谨、创新、实干”的行业精神。大力推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积极推广绿色建筑、智能建筑、装配式建筑,节能降耗,节材提效,年内推广应用新墙材4.7亿块标砖、散装水泥60万吨、商品混凝土140万立方米。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创新施工工艺,加强质量控制,增强竞争实力,坚决查纠非法转包、违规分包、资质挂靠等行为。要不断增强诚信观念、法制观念,严格遵纪守规,维护市场秩序,转变发展方式,严厉查处合同欺诈、违规预售、非法开发等行为。更新设计理念,培育设计人才,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水平,争创优质工程、精品工程。提高人员素质,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开展监理,切实解决脱岗溜岗、顶岗替岗和管理不规范、监理不到位等问题。注重安全防范,完善应急预案,强化日常监管,确保正常供气、安全用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守法经营,优化服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想方设法,扩水源,提水质,增水量,保供应,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特别是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单位,必须以中央环保督查为动力,切实引起警觉,深化认识;正视差距,整改问题;弥补短板,消除隐患,确保运营达标。
四、保障措施
(一)开展干部素质提升活动,锻造一流队伍。制定下发《关于加快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实施方案》,落实学习制度,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果。持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暨“建设大讲堂”活动,学政治,学业务,学法律,丰富知识,夯实基础。组织开展跟班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交流经验,锻炼技能,互促互进。组织开展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通过开展系列学习活动,要切实把各单位、各科室负责人培养成为专家,把一般干部职工培养成为业务骨干,努力锻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的干部队伍,为住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二)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塑造一流形象。制定下发《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实施方案》,细化创建内容,强化创建措施,实现创建目标。在硬件方面,实施大门围栏改造工程,创建整洁机关;实施建设大厦亮化工程,创建靓丽机关;实施庭院景观提质工程,创建绿色机关;实施监控系统更新工程,创建平安机关。在软件方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活动,提升职工道德素质;开展机关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开展机关卫生大扫除活动,优化职工办公环境;开展最美建筑、最美小区、最美建筑工人、最诚信企业评选活动,弘扬行业新风正气;开展一志一集编纂出版活动,宣传住建行业成就。通过实施“四项工程”、开展“五项活动”,努力形成环境优美、素质优良、道德高尚、平安健康的机关新风貌,力争达到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标准。
(三)开展创新实干年活动,铸造一流业绩。面对目前极其繁重的建设任务,局党委将今年确定为“创新实干年”。所谓创新,就是要创新体制,建立行业新秩序;创新理念,谋划发展新思路;创新制度,探索管理新模式;创新技术,提升建筑新水平;创新措施,实现工作新突破。所谓实干,就是要有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精神;就是要有埋头干、拼命干、加油干的劲头;就是要有干就干实、干就干好、干就干到位的追求;就是要有以大局为重、以工作为重,勤奋不偷懒、负责不推诿、实干不耍滑的境界。为了激发全系统创新实干的积极性,今年10月份左右,组织开展全市城乡建设重大项目观摩现场会,每个县区观摩5至7项创新亮点工作,交流评比,树立典型,鼓励先进,鞭策后进。适时召开全市棚户区改造推进会、质量安全管理现场会,分析问题,寻找差距,研究对策,全力推动。全面推行领导包县制、业绩通报制,对县区住建部门创新能力强、实干精神足、工作成效好的同志,向县区党委、政府推荐,优先提拔使用。对市直部门的干部使用,坚持“靠德行说话、凭业绩晋位”的导向,重品行,重实干,重政绩,重口碑,全面形成争先创优、竞相干事的良好风气。
(四)开展规章制度落实活动,打造一流作风。按照省委“3783”的总体部署和“866”监督检查衡量标尺,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分管领导“一岗双责”制,经常提醒约谈,红脸出汗,杀菌排毒,让遵纪守规成为习惯、成为常态。督促全系统认真执行党内“两个条例”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双十条”及市委实施细则,严肃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严格工作作风。全面落实局党委制定的学习培训、日常考勤、财务管理、督查督办、廉洁自律等30项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性机制。严格落实“周碰头协商、月检查调度、半年总结通报、年终考核奖惩”制度,解决问题,加快进度,推动工作。深入开展日常督查、专项巡查、执法检查,查隐患,查进度,促质量,保安全。在全系统推行“明察暗访”制度,打破常规,高频巡察,点穴把脉,靶向治疗,着力查处迟到早退、脱岗溜岗、推诿扯皮、失职渎职等问题;着力查处乱发钱物、违纪送礼、违规经商、大办婚丧嫁娶宴席和“隐性变异四桌饭”等问题。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让清风吹拂全行业,让正气充满全系统,让诚信遍布全领域。
(五)开展行政服务提质活动,创造一流环境。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和“放管服”改革,切实做到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服务优。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实行集中受理,推行并联审批。不断强化政务大厅住建窗口管理,主动服务,真诚服务,快捷服务,擦亮窗口,树好标杆。持续开展“强服务、简程序、提效能、促发展”主题活动,营造速度最快、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投资建设环境。认真开展“建设为我搭平台、我为建设做贡献”专项活动,教育引导干部职工自觉投身住建事业,爱岗敬业,埋头工作,无私奉献。扎实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鼓励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济民困,服务农村群众,接受实践锻炼。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